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国际新闻
土耳其政变已造成161人死亡 近3000人被捕
新华社安卡拉7月16日电(记者施春 邹乐)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16日在记者会上说,15日晚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已造成161人死亡和1440人受伤,同时当局已经逮捕2839名政变参与者。
他说,目前土耳其政府已完全掌控局势,共有2839名参与此次军事政变者被逮捕,包括一些高级军官,有20名叛乱军人被打死。
此前,土耳其武装部队代理总参谋长于米特?丁达尔说,军事政变致194人丧生。
耶尔德勒姆警告说,任何国家都不要支持流亡美国的土耳其人费特胡拉?居伦领导的“居伦运动”。他说,这次军事政变主要由军队内部的“居伦运动”支持者策划组织。“任何国家支持‘居伦运动’,都不被认为是土耳其的朋友,被视为是向土耳其开战。”
耶尔德勒姆还促请议会举行紧急会议以应对乱局。
- 凡本网注明"来源:娄底市新闻资讯网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娄底市新闻资讯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娄底市新闻资讯网,http://1.79ld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01土耳其军事政变结束 754名武装人
据美联社援引土耳其媒体报道,军事政变结束后,土耳其全国75[详细]
- 02土耳其部分军人政变 在土中国公
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15日晚说,土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部分军官当[详细]
- 03朝鲜逮捕韩国间谍:称系脱北者
环球时报报道:朝鲜15日举行驻朝外国媒体和外交官参加的记者[详细]
- 04土耳其总统要求奥巴马引渡对立派
【耳其政变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6日再次敦促美国总统奥巴马[详细]
- 05中国游客滞留土耳其机场:目前有
[滞留土耳其首都机场中国游客:目前有喝的,没有吃的]据@环球[详细]
- 06中国游客爆买势头减弱 日本盯上
日媒称,为完成2020年全年访日外国游客达到4000万人的目标,日[详细]
- 07综述:土总理说政变已致161人死亡
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综述:土总理说政变已致161人死亡[详细]
- 08记者手记:土耳其政变不眠夜 和
绕过两辆封锁议会主要路口的大巴车,记者获准进入被至少7枚炮[详细]
- 09土耳其军事政变结束 754名武装人
据美联社援引土耳其媒体报道,军事政变结束后,土耳其全国75[详细]
- 01海牙和平宫前的严正抗议
海牙和平宫前的严正抗议 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 许立群 吴 刚[详细]
- 02记者手记: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惊魂
记者手记: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惊魂夜 新华社记者易爱军 土耳其[详细]
- 03巨型蜥蜴吹空调蹭凉 偏爱超市入
巨型蜥蜴吹空调蹭凉 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7月14日报道, 近日,泰[详细]
- 04特蕾莎领到任务清单 四大难题考
英国首相卡梅伦13日最后一次作为首相现身议会,参与“首相问答[详细]
- 05南海仲裁次日菲渔民即试图进入黄
一艘菲律宾渔船周四试图闯入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,中国海[详细]
- 06海外华侨华人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
海外华侨华人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[详细]
- 07土耳其总统要求奥巴马引渡对立派
【耳其政变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6日再次敦促美国总统奥巴马[详细]
- 08为什么土耳其会政变?这篇文章告
中东地区大国土耳其15日晚突发军事政变,目前已造成190多人死[详细]
- 09土耳其政变失败 总统支持者上街
当地时间2016年7月16日,土耳其马尔马里斯,参与政变军队投降后[详细]
- 018000条金鱼水中迎光舞动:唯美清
据报道,展出现场设置了大小不等、形态各异的鱼缸,有以地球[详细]
- 02中国游客滞留土耳其机场:目前有
[滞留土耳其首都机场中国游客:目前有喝的,没有吃的]据@环球[详细]
- 03亚欧首脑会议上安倍提仲裁案遭李
日本企图搞乱会议,通过讨论仲裁案使中方被动,日本首相安倍[详细]
- 04土军事政变幕后黑手疑曝光:人在
埃尔多安的政敌、葛兰运动的头目,法士拉葛兰。(图片来源:[详细]
- 05土耳其部分军人政变 在土中国公
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15日晚说,土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部分军官当[详细]
- 06美国国会公布一份28页“9·11”事
资料图洛杉矶佩珀代因大学在学校草坪上插起3000面美国国旗,以[详细]
- 07美大选最新民调:希拉里支持率大
据外媒报道,美国最新民调显示,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与共和党总[详细]
- 08世遗大会因土耳其政变暂停 世遗
因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,正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[详细]
- 09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不容否定
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不容否定 作者:本报记者 余晓葵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