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《岁月》
分类:论文杂文 热度:


  浅谈《岁月》
 
  青山文客
 
  对于爱书的我,接到一本小说,无疑是捡到了一个红包,心情的高兴是无以言喻的。在这里,谢谢作者李泽军,谢谢彭版。
 
  因为收到书有十来天了,有些人早就交了精彩的作业,我呆不住了,只好加紧阅读,以期完成预约的答卷。
 
  我今天就不成熟的谈谈对《岁月》的一点肤浅认识。
 
 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,都是语言的艺术。《岁月》也不例外。作者以岁月为序,用精彩的语言编织了很多精彩的故事。岁月长河里的每一朵浪花,作者形象地运用娴熟的技法,精彩的语言,既表现了岁月长河里的惊涛骇浪,又讴歌了风平浪静时的美丽波纹。
 
 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。
 
  “生命犹如一盏明灭不定的灯火”,形象地写出了“我”暮年时对岁月流逝的感受。六十二岁的“我”,病来如山倒,比喻病情的严重,犹如大山崩倒,势不可挡。写妻子静静地望着“我”时的眼睛,有如潮水般的静谧。对事业、梦想与生活的失败,“仿若坠落悬崖”。把父亲极具吸引力的声音比之为“魔力”“像极了盛夏轻快淌过林间的溪水”。把紧皱的眉头比作“拧成一股麻花”,把瓦片上流下的水比作为“织了一方珠帘”。正因为在文章里运用了这些形象的比喻,语言读起来就生动形象,很有质感。
 
  《岁月》的作者以时间作为经线,以人物父亲、姑奶奶李世芸和“我”的活动为纬线,精彩的编织了岁月的立体画图。记叙了三个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。是一部悲欢离合,酸甜苦辣的血泪史。作者以一个家庭映射出整个社会,以人物的活动和语言描绘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。可以说,人物都是很有个性的典型性人物。他们的一言一行,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人物个性。因而读起来,我们都有一种熟悉感,能引起共鸣。这就是作者的成功之处。
 
  但是,我读《岁月》感觉有些迷糊,这迷糊是时间上的迷糊,尽管作者记叙得很清楚,由于个人水平的问题,感觉经线有点弯曲。
 
  再就是李世芸在儿童(七八岁)时的语言,怎么感觉有点像天才的语言,似乎与儿童的语言不相符合,这么一点子大,讲出来的话,语出惊人,很有文学色彩。是不是把作者自己的语言加到了儿童的身上?
 
  一孔之见,对错与否,均请见谅。
上一篇:格律诗的禁忌 下一篇:没有了
猜你喜欢
各种观点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